百年老媽純正牛油鍋的核心是香辣,秘密就是牛油。一只鍋中,4分水,6分油,與其說吃的是鍋底的味道,不如說每一口品味的全都是濃郁厚重的牛油香。"
牛油是動物性油脂,厚重,且在炒底料時,它能最好地吸收辣椒和花椒中的精華味道,油火的纏綿,粘膩的牽引,恣意的流轉,特殊的成分與其他干料碰撞出難以言喻的炮燥香氣。
不遠千里選用云貴川地區原生態的牛油,這些牛油均出自食用天然牧草的牛,這樣是為了保證老媽火鍋的口味更純正。
所以,吃牛油火鍋時的醇香,并不單單僅憑花椒辣椒或者調味大料,更有來自于各味食材煮食過程中在牛油里的味道匯聚。
最振奮人心是,牛油是吃不胖的!如果加了豬油或色拉油,才容易長脂肪。四川、重慶那邊愛吃辣的美女個個都是窈窕纖瘦,如此"正能量"的食材,還真讓人肅然起敬,怪不得有專門吃火鍋減肥的人呢!
來老媽的食客都為尋求一份舌尖上的通透刺激,湯汁紅亮,辣而不燥,醇香麻辣,更純正,這就是百年老媽牛油的秘密。百年老媽始終堅持"好料出精品"的產品理念,堅守品質,為食客奉上終極牛油鍋的味道。
為了找到最適合中原人民口味的鍋底,老媽用了多年時間,成立實驗室,反復比對、試驗,選出了口味最正的火鍋原料,找到了辣椒最黃金的配比。魔鬼椒、燈籠椒、朝天椒這3種香氣濃郁、鮮艷似火的辣椒,在百年老媽底料加工廠里相遇,經過挑選、清洗沸煮、粉碎,味道交匯融合。
印度洋吹來的暖濕季風,籠罩著印度東北這片山地,植物開始瘋長。盛夏,豐沛的降雨量,自然海拔差讓這里非常潮濕,為辣椒素的生長提供了很好的環境。成熟的魔鬼椒,拇指大小、奇辣無比,品嘗時,開始感覺不到什么辣度,約3,4秒的時間辣味越來越強烈。
辣椒入川,遇到酷愛辛辣的人們,激動人心的食物艷遇注定發生。四川盆地氣候潮濕,多陰雨,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,使得這里的燈籠椒品質優于其他地方。掛在枝頭的燈籠椒,色澤鮮亮,像小燈籠一樣,十分漂亮。
現在,種植辣椒面積最大、輸出更廣的已經不是湖南,也不是四川,而是生長條件更好的山東和河南。朝天椒,經過中原土地的改良栽培,凸顯出了新的個性。辣椒紅色素,是一種優質的天然類胡蘿卜素,在黃河流域廣闊平原的肥沃土壤,充足日曬晝夜溫差,造就了辣紅素的富集。
在火鍋味道里,辣椒無疑是傲嬌的主角,明艷而熱烈。
茂汶花椒,以其色澤丹紅、粒大油重、芳香濃郁、醇麻爽口的獨特品質,蜚聲中外。
茂汶椒區的山地海拔平均2500米左右,年日照數超過1500小時,日照充足,風又吹干了空氣中多余的水分,地理環境非常適合花椒生長。
花椒皆麻,但茂汶花椒卻麻得不一般,麻中帶著香。這里人們的餐桌上,花椒隨處可見。麻,是這里的味覺底色。
采摘后的花椒,攤在曬墊上接受灼熱太陽的炙烤。等到油脂漸干,鮮紅的花椒漸變為猩紅,不再如初始飽滿、圓潤,直至爆裂成兩瓣,清冽的麻香奔涌而出。3斤鮮花椒,只能曬得1斤干花椒。
經過成色、味道篩選的茂汶花椒,一路奔赴百年老媽。
掌握火候,這浸潤自然氣息的麻香,瞬間被滾燙的牛油激發出牢牢鎖在這一窩鍋底里,靜靜的期待與老媽家的食客邂逅相遇。
在中國文化里,人們對于"味道"的感知和定義,既源于飲食,又超越了飲食。
如果說真正讓火鍋風靡全國的是迷人的麻辣,那除了辣椒和花椒的天賦之味,另一個凝結了濃厚感情的食材,則需要我們由心感知。
它就是——豆瓣。
一直以來國人都有個共識:四川人,很會吃。
在四川,長輩們每年都會給在外的子女親手做上滿滿幾壇豆瓣。源自川渝的牛油鍋,自然少不了這充滿鄉情的豆瓣香。
而郫縣豆瓣,不是取辣椒的辣,而是借六、七月天的太陽曬出辣椒的香。牧馬山區生產的二荊條海辣,是制作上乘豆瓣的不二之選。蠶豆選用的是上等的"二流板"青皮干蠶豆。
豆瓣就像嬌氣的小孩,需要悉心照顧。揭蓋、攪拌、敞露、避雨,中途不能有一絲懈怠,否則整缸豆瓣都會報廢掉,十分不易。這樣日復一日,當豆瓣醬醅翻曬4~6個月后,才算基本成熟。
在百年老媽,遠道而來的豆瓣,融入牛油,醬香升騰,味道匯聚融合,最能調動起我們的全部感官,不僅是舌頭和鼻尖,還包括我們的心。既有兇猛地侵略我們味覺的辣椒、花椒,也有潤物細無聲讓我們領略醇厚美好的郫縣豆瓣,這種帶有質感的味道,征服舌尖,劃過喉頭,讓我們真真正正感受到"味"的極致享受。
草果屬于草本植物,形狀呈橢圓形,主要分布在云南、廣西、貴州等地。果大飽滿,色澤紅潤,具有特殊濃郁的辛辣香味。能除腥氣、增進食欲、是烹調佐料中的佳品。
肉蔻為常綠喬木,外形呈橢圓形,色灰棕色,內心白色,有強烈的芳香氣,主產廣東、云南,以果實飽滿,個大堅實,氣味強烈為上品;具有溫中散寒、入胃除邪,下氣行痰、厚腸止瀉的功效。
八角屬于草本植物,按季節分為春八角和秋八角兩種,在火鍋湯鹵中以秋八角為主,八角以色澤棕紅色、鮮艷、干燥香氣濃郁、無霉爛為佳;具有溫中開胃、祛寒療疝、治腹痛、嘔吐、祛寒濕、疏肝暖胃的功效。
桂皮就是桂樹的樹皮,主要產地在廣西,以香味濃郁、干燥,皮厚薄均勻呈棕色,表面有細紋,背面有光澤,油性大,無霉斑者為佳;具有宜肝通絡、行血除濕的功效。
小茴香屬草本植物,呈灰綠色,形如稻谷,主要產地位于甘肅、山西、內蒙古等,以干燥,顆粒飽滿,氣味香郁濃烈,色正無雜質為上品;具有去腥味、排膩味、增香味的功效。
丁香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,在湯鹵中以公丁香為多,多呈棕黑色,長1厘米左右,斷面有油性,以芳香濃郁,大而均勻,粗壯質干,色棕紅,油性大而無雜質,無霉變者為佳。丁香具有暖胃、止嗝逆、驅風、鎮痛、益腎壯陽的功效。
孜然屬傘形科植物孜然芹的種子,果形呈橢圓形兩端細長,呈淡綠色。使用時注意保存,盡量密封,以免跑味達不到效果;具有祛寒除濕、理氣開胃、祛風止痛功效。
砂仁屬姜科,成熟果實味道醇香,呈圓球形,色澤金黃,之間有黑色小籽數粒,呈不規則狀。主產廣西、貴州一帶;具有祛寒除濕、消腫排濃、醒腦明目的功效。
山奈屬姜科植物,三奈的根,呈白色,以體干,無異味為上品;具有溫中化濕、行氣止痛的功效。
月桂葉,呈灰綠色,以體干無霉斑香氣濃郁為上品;具有祛退脹氣、安撫胃痛、養肝補腎、促進尿液流動的功效。
白豆蔻屬姜科植物,果實呈白色、灰色狀,形如豌豆,以氣味濃郁,干燥、無霉斑為上品;具有行氣理氣、暖胃消食、化濕止吐、解酒毒的作用。
甘草屬多年生草本,根與根狀莖粗壯,是一種補益中草藥。功能主治清熱解毒、祛痰止咳、脘腹等。